党员风采

【一日一星】周金明:在冷板凳上“坐”出大成果

发布时间:2019-01-10   浏览次数:0

“做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浮躁,要沉下心来把功课做足。哪怕再小的一件事,都要追求极致,做到最好。”2011年从中科院化学所毕业时,导师宋延林研究员对周金明博士语重心长的叮嘱,一直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。

刚回母校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时,周金明的科研之路走得非常艰难,实验室几乎没有一台像样的设备,也没有自己的研究生,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。万事开头难,“冷板凳”周金明一坐就是四年,此期间研究成果发表得少,身边不断出现质疑声,也有不少人劝他把生存放在第一位。但是,周金明时刻不敢忘记导师的教诲,始终坚持只要认准了方向就埋头钻研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科研世界里,哪怕有再多流言蜚语,也不能动摇他对科学的追求和锲而不舍的决心。他认为紧紧裤腰带生存问题也就解决了,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最重要的。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

天道酬勤,周金明多年的付出逐渐开始有了回报。2017年7月,周金明博士的论文被化学学科顶级学术期刊《Angew. Chem. Int. Ed.》(《德国应用化学》)接受发表,而且被选为了“热点论文”,圆了所有师大化学人多年来的梦想。周金明之所以能把“不可能”变为“我能够”,跟他的勤奋刻苦是分不开的。他一马当先,身先士卒,每天泡在实验室的时间比他带的研究生要长的多,实验最忙碌的时候,甚至一周要通宵做实验三、四天。即使第二天上午八点有课,为了赶进度,他也要在前一天坚持通宵开展实验,从实验室出来就直接去教室上课。但这并没有影响教学效果,课堂上的周老师幽默健谈,跟平时沉默寡言的他判若两人。周金明给本科生开设的《纳米材料》选修课非常火爆,选课人数常年保持在400人左右,每次上课教室内都座无虚席。水到渠成,2017年周金明凭借超凡的教学科研实力,顺利通过绿色通道破格评上了教授,这距离他评上副教授仅仅过了一年。学院也为他提供了更好的实验条件,中科院能有的高端科研设备,周金明课题组也能有。得益于更好的实验条件,周金明的科研之路比之前好走多了。2018年5月,周金明的论文再次被材料科学国际著名期刊《Adv. Funct. Mater.》(《先进功能材料》)接受发表,并被选为了期刊的封面文章,又一次实现了学院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新突破。

周金明知道保持领先是件更困难的事情。他丝毫不敢懈怠,之前还是走路,以后在校园里经常要见到跑着的周教授了。即使周教授跑得再快,要想找到他也是比较容易的,因为周金明总是“不在实验室,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”。周金明教授严以律己,也能做到宽以待人,对学生非常和蔼可亲。周金明教授常说,自己的肩膀很结实,希望同学们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,在化学专业研究的道路上攀得更高走得更远。